打破熱情迷思,《深度職場力》告訴你把自己變強更重要|書籍心得

Jinny Chen
8 min readJul 4, 2020

--

本篇文章為書籍閱讀心得與重點摘要文,閱讀時間約 7 分鐘。《深度職場力》英文版名稱為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作者是 MIT 電腦科學博士 Cal Newport 也是暢銷書《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的作者。

《深度職場力》書籍封面(圖片源自博客來

本書作者在探索個人職涯發展的時候對於賈伯斯提出的「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追求熱情所在」這個概念產生質疑,並將這個職涯建議稱之為熱情假設:「一個人是否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關鍵在於先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接著去找符合那個熱情的工作」。

推翻「熱情假說」

如果你想愛上工作,應該屏除熱情思維(世界能夠提供你什麼),抱持技能思維(你能夠提供世界什麼)

作者抽絲剝繭賈伯斯的成功故事、研究參考多個學術機構對於職涯與行為之調查研究,並實際訪談多位轉變職涯方向並熱愛工作的人,將他們的故事與經驗寫在書中,告訴我們在拓展職涯時「追隨熱情」可能是糟糕的建議,因為『精彩的職涯往往有錯綜複雜的起源,不是單憑追隨熱情就能開創出來』,他同時針對這個假說的推翻給出了三個結論:

  1. 職涯熱情很罕見 — 大部分的興趣或熱情所在在找工作時,不見得能幫的上忙,甚至你對某件事有熱情也不代表真的能夠馬上去做
  2. 熱情需要時間醞釀 — 當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的時候,才越來越熱愛那份工作
  3. 熱情是駕輕就熟之後的副產品 — 有自主性、能夠勝任、有歸屬感,當一份工作能夠滿足這三個條件時,人們才會對工作產生內在動機

因為認為對於探索職涯而言「追隨熱情」不是太理想的建議,作者在這個立論基礎上,提出了與其想盡辦法搞清楚自己的志業,更應該想辦法「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的論點,將這個論點闡述在書中,主要可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討為什麼「熱情迷思」是危險的,接下來第二部分提出在探索職涯時與「熱情思維」不同的「技能思維」:不斷精進自己,使自己變成「讚到沒人可忽視」的狀態就是技能思維,並透過描述實際案例,介紹他人是如何經由刻意練習來磨練技能、累積職涯資本。

第三部分談及如何以職涯資本交換更多「自主性」,最後第四部分探討許多人都在意的「工作使命」,「自主性」與「使命」強化了累積職涯資本重要性的論述,因為沒有足夠的職涯資本將無法換取更多的自主性;沒有職涯資本的使命或自主性都無法長久。

美好工作的特質

根據書中的探討,認為自己擁有美好工作的人可以歸納出他們的工作的幾個特質:

  1. 可以發揮創意
  2. 具有影響力
  3. 擁有自主性:隨心所欲的掌握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

作者訪談農場主人的生活與他們的工作方式,並閱讀相關文獻後發現,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給予一個人更多自主性,可以增加他的幸福感、投入感與滿足感,所以自主性往往是理想工作類型的核心要素之一。

這三個特質也許並不完整,但我們在思考夢寐以求的工作時也可能會考慮以上要素,事實上擁有這些美好特質的工作相當稀缺,根據經濟學,我們知道越稀有的越需要珍貴的東西去交換,所以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打造擁有這些美好特質的職涯?

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

要想讓自己讚到沒人可以忽視,需要累積「職涯資本」,也就是你的技能。

由於界定美好工作的特質很稀有,根據供需理論,想要獲得具有美好特質的工作,需要以珍貴又稀有的技能去交換,你可以把這些珍稀的技能想像成你的職涯資本。

開創精彩職涯的基礎就是先累積大量的職涯資本,不斷增加你帶給世界的價值,但要達到「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也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可以運用心理學家深入研究的概念:刻意練習,也就是刻意挑戰比你擅長的事情更難一點的東西,然後立即獲得誠實的意見反饋。音樂家、運動員、西洋棋手都很熟悉刻意練習的概念,這種專注於挑戰自我及獲得即時反饋的方式,是一套普世原則的核心,作者相信,這幾乎是在任何領域累積職涯資本的關鍵。

用刻意練習的方法累積職涯資本

作者參考刻意練習的研究文獻,並從許多技能思維者的故事中汲取經驗,設計出套用這項策略的步驟:

步驟一:判斷你處於哪種職涯資本市場?贏者通吃或拍賣型市場 — 知道該如何努力,在贏家通吃市場中,只有一種職涯資本類型,需要先破解如何熟練那個最重要的技能,相對的在拍賣型市場結構比較籠統,有許多類型的職涯資本,每個人可能累積不同的資本組合,你可凸顯獨特的技能組合。

步驟二:找出應該全力追求的資本 — 確認方向正確

步驟三:定義明確目標 — 有目標才知道如何衡量練習成效

步驟四:積極尋求挑戰與批評 — 刻意練習往往不是愉悅的體驗

步驟五:鍛練勤奮毅力 — 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找到理想工作,第一步需要累積職涯資本,下一步是把職涯資本拿去交換那些你認為是美好工作的特質。其中自主性可能便是其中之一。

避免落入自主性陷阱

但要換取自主性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不注意可能會陷入自主性陷阱:

  1. 在你累積足夠的職涯資本去交換自主性之前,在工作上貿然追求太多的自主性其實是危險的。
  2. 一旦累積足夠的職涯資本,可以換取更多工作自主性時,容易受到僱主的阻饒而無法脫身。

所以作者指出,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用「財務可行性法則」:當你能證明自己的產出有人願意買單時,才應該去追求更多的自主性。

運用職涯資本實現使命

最後探討「如何在職涯中實現使命」:作者首先透過實例解析幾個不同職業的人如何找到使命,並運用使命來開創精彩的職涯。同時發現如果對職涯抱持著一貫的使命感,可以帶來很大的滿足。而如何實現使命的答案卻相當複雜,因為作者主張「追隨熱情」不是個好建議,因為大部分的人並沒有事先存在的熱情等著他們去發現,如果你的目標是熱愛工作,那你必須先讓自己熟練一些珍貴稀有的技能以累積職涯資本,然後再拿那些資本去交換那些界定美好工作的特質。而使命也是特質之一,需要用職涯資本來交換,沒有職涯資本作為後盾時,註定會曇花一現。

然而光有職涯資本還不足以實現使命,很多人擅長自己的工作,但並未發展出精彩的職涯:

系統化實驗不同的「原始使命」以尋找值得追求的方向是一種重要的策略

使命是一種強大的特質,需要小心呵護才能轉化成現實。因此經由訪談他人的經驗,作者建議使命的追尋需要先壓抑我們對職涯抱持的浮誇空想,並有耐心得把發展的順序搞對,運用可達成的小計畫(或稱小賭注),在遠大的目標周邊探索各種可能,就有機會實現使命。

小賭注是引用自商業作家彼得・席姆斯提出的概念:「創新不見得都要從大創建開始,或是事先做好全盤規劃,而是以有系統的一連串小堵注來試探可能的方向,從大量的小失敗以及重要的小成功裡學習關鍵資訊。」

另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引人注目法則,使命導向的產品若要成功,必須要在兩方面「引人注目」,一是必須讓接觸它的人津津樂道;二是必須要在口耳相傳的地方推出。

最後補充,作者在書中也有提到有些情況並不符合運用技能思維:

  1. 當那份工作沒有什麼機會讓你培養珍貴稀有的技能,從而脫穎而出
  2. 你覺得那個工作重視的東西沒有什麼用處,甚至還對世界有害
  3. 那個工作迫使你和討厭的人共事

如果是有以上三點之一的工作,就不適合使用技能思維,作者本身因為其中第二點而拒絕了華爾街的高薪工作。

心得整理

閱讀完這本書,除了了解作者的洞見,也獲得了許多不同人的寶貴經驗,我認為打造職涯過程相當繁複而且充滿變化,這些書中的每個人打造理想工作的過程,或許都比書中敘述的更加坎坷艱辛。

除了自己了解到「找到美好工作的方法,就是專注提升自我能力,讓你的價值能夠讓你打造足夠的生活自主性(如何工作、工作內容)」以外,也知道應該身體力行,然後從不斷嘗試、挑戰中獲得回饋和批評,檢視自己的小計畫(小賭注),從而取得具體可衡量的成果。

但如果沒有熱情動機,如何展開探索?

對於書中的技能思維和累積職涯資本的論點相當認同,但作者論點雖然反對「一昧追求熱情能夠帶來所有美好的事物」,卻並未論及如果沒有衝動和契機,如何開始做一項行動?如果是一個從未有任何想法的人,沒有任何選項,如何打造自己的職涯?

從作者舉例中發現,大部分人開始從事、想從事某件事的原因不外乎:家人、家族事業或因為親朋好友等因素,也就是因緣際會下,而產生的行動因素。

所以一個人會從事什麼職業,或許與他接觸了哪些事、從事哪些活動,而且在這個從事的過程中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是否產生持續從事的動力有關。動力的來源可能來自信念、家人、朋友、戀人、老師、同事,或者一本有影響力的書。

個人認知影響是否真正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而如何做得開心,取決於是否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有沒有自主性),當一個人清楚下一步行動,與此刻行動的目標(使命感),達成時便會感受到滿足。但有時候自以為「清楚」可能是一種自我欺騙,就像「我上大學是為了更好的工作」,上大學與好工作之間不一定有直接關係,但是因為個人認知有限而可能導致自以為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而陷入了事後未獲得成就感的困惑中。

所以在具體化自己行動目的時,應該不斷檢視它、批判它,並向旁人討論,進行小兒可行的實驗行動,取得具體可見的成果,來獲得回饋。

自己過去也曾陷入熱情迷思,認為追求熱情所在是工作的價值展現,忽略了熱情的產生來自於源源不絕的刻意練習並達到「讚到沒人可忽視你」!

相當推薦對於打造自己職涯或想要擁有美好的工作的人來看這本書,期待自己和正在閱讀這篇的你,都能夠因為了解到累積職涯資本的重要,展開努力踏實的行動!

感謝看到這裡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可以拍手 👏 給予支持:D

--

--

Jinny Chen

Designer turned Developer. Like to walk in the light of creative altruism.